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日治時期,烏來地區伐木業盛行,由簡易輪子、木板與竹竿搭建而成的人力臺車,成為山區間人們生產與生活的重要運輸工具,用來運送木材與物資。民國60年代,隨著烏來伐木業沒落與觀光業的崛起,原本以貨運為目的的臺車,加上木製座椅,轉型為以載人為主,後又加上遮陽頂蓋,即所謂「番斗仔車」,由車伕帶領觀光旅客穿梭在翡翠谷(翡翠大壩建壩所在位置)鄰近的山谷之間。本臺車園區之設置,具先民文化教育意義,緬懷烏來地區早期先民純樸刻苦之產業文化與生活情景。

翡管局民國110年於右岸之壩址通達道路設「臺車園區」,以緬懷先人在此開發之艱辛歷程 畚斗仔車